close



在過年以來灌C哥哥的娛樂新聞強佔新聞版面數個禮拜之後
終於出現其他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幾天前水果報在頭版用斗大的報導了台北某高中生參加台北文學季
投稿文章疑似是抄襲網路作家九把刀的事件
雖然我不是九把刀的書迷
但是實在好奇怎麼可能有人這麼不長眼
挑個當紅的作家來抄襲
所以就注意了一下這個事件
先不說雙方的對錯
這個事件讓我有幾個感想

1.在台灣看新聞真累
台灣的報導常常是七分真實 三分虛構
偏偏那三分就是挑動讀者情緒 影響讀者看法的關鍵
都不看 就損失了很豐富的資訊來源
都信 又很容易偏離對事件真實的認知
必須自己去判斷、猜測、蒐集各方資料
才能拼湊出事件的部分真實

2.網路真是偉大
讓雙方有一個平台可以即時對自己的立場展開辯駁和說明
可信度跟深度也高於一般媒體的報導
以各自的觀點出發 就事情的是是非非展開攻防
看到後來會覺得雙方都有道理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
如果沒有比對過雙方的說法
再重新冷靜下來思考
很容易被一方在自己地盤上營造的氛圍牽著走
做出不理性的判斷

3.懷疑與不信任的可怕
對於不了解的人
我們總是有高度的警戒感與不信任
總是懷疑別人的舉動是不是想對我不利
或許這是現代人要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必然的進化趨勢
但是在這其中
我們誤解、拒絕了多少他人的善意
讓原本可以簡單落幕的事情
鬧的雙方都受到傷害
不可收拾

對創作者來說 是否有抄襲關係的是尊嚴 是品格
大是大非 必須有個明確清楚的交代
這件是要怎麼做收 將會影響後人的態度
下面是對這件事三個不同角度的陳述
蘋果的報導:九把刀控高中生 得獎小說抄襲
九把刀對這件事所寫的一系列文章:我的2008第一場戰鬥
被懷疑抄襲的陳同學的解釋: 本人關於抄襲事件的說明及文章

有空的人就全部都看看吧
說長不長 說短不短~
我是覺得一路看完經歷了一段很有趣的感受

挑幾個蘋果報導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1.九把刀事後希望校方「處理」陳生,其經紀公司昨則打算對陳生提告
(看完這句話的感覺,跟看完九把刀blog對這部分的陳述的感覺,是不是天差地遠?
九把刀表示根本沒提告這回事,蘋果還為誤報向他道歉,但是這些也沒人知道了。一個高中生看到出版社要告他,這又是何等的壓力?)

2.....若他無法接受,應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不是向學校抗議,造成該生心理傷害
(我很懷疑這是那位作家本人說法嗎,他認為循法律途徑解決會對陳學生比較好?)

3.陳生的外祖母則哭訴,前天得知九把刀致電學校,孫子一回家就說「人家有錢、有勢惹不起」 她聽了很心酸,現在孫子不想上學,十分緊張、害怕。
(一看到這段就覺得很豪洨,哪有這麼多人練過余祥拳,果然從陳同學的文章中也證明這並非事實,蘋果記者是他阿嬤連絡的,一心想保護孫子卻做了對他傷害最大的事情~"~)

如果你是個關心新聞的普通人
應該只會看到一篇報導的片面陳述
裡面有多少訊息是真實的?敘述將事件本質扭曲了多少?
讓我們失去客觀的判斷
這件事只是我們日常接收到幾百件媒體訊息的一小部分
還有多少是失真的
說到底 我們也默認了這不重要吧


附上兩篇原文的連結讓大家自行判斷:
九把刀的作品:恐懼
陳同學的作品:顛倒

PS.
到底是不是抄襲 我也無法斷定
畢竟文學世界中的抄襲定義 並不明確
到這種程度的相似究竟算不算抄襲 還是改寫 還是參考
應該信任所謂"專家"的判斷
但是陳生表示創作這爭議作品前
從未看過九把刀的"恐懼炸彈"
在比照眾多相似作品 和九把刀提出的幾個佐證
我理性上也無法相信
陳生承認自己看過多篇九把刀的其他創作
卻能在沒看過此篇的情況下 寫出如此多相似之處的作品
不過事情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也很難回頭了
現在最需要的
應該是個不會摔的太重台階
畢竟大家生活都要繼續過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 的頭像
    San

    早安阿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