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最近的捷運心文化比賽事件
讓人再次體會到從事創作者的辛苦
不只是這次比賽的動畫項目
舉凡畫作、音樂、文字、工藝作品,任何一切設計創作
都要經過被評價的過程
而現行的制度多半是透過專家系統進行
請一些相關(或不相關...)領域的權威、前輩作評審
對創作進行評鑑 以判定其價值
一般而言只要評價者有相關領域專業
評鑑時有花心思,不受過多與作品無關的利益考量影響
縱使主觀喜好會產生不同結果,也不會有太離譜的差距
社會對結果一項也十分寬容
畢竟大眾的品味絕不等於作品價值
創作領域大家都頗相信專業且重視倫理
所以創作者需要先建設優秀的作品未必會被欣賞的心態
最極端者如梵谷
有生之年作品一直未受到太多重視
死後才大放異彩
如果創作者只以得到多數人認同為目標
只能祈禱上天別太愛開玩笑
不過幸好 多數創作者投入心血的主要動力不在於此
而是例如透過將自己滿意的想法具體實現
將自己與世界、人群產生某些連結
從中得到無可取代的滿足這類寄託
被認同的感覺當然不錯
但是只把這件事當成標的,往往只是折磨自己而已
下面去年金曲獎期間阿信寫的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我覺得不只是音樂人
也很值得所有創作者參考
...............................................................
身為一個音樂人,我必須承認,儘管這麼多年後,我對獎項早已雲淡風清,
但,眾所矚目的金曲獎,還是會逼得你不得不受它的影響。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選擇不參加任何的頒獎,
因為寫出來的作品,成敗好壞早就在自己的心裡有一個答案了,
那是誰都改變不了的。
我不怕不得獎,我對自己創作的全心投入,有百分之一萬的信心。
在這個時刻,這個宇宙裡,我已經盡了所有努力交出一首作品了,所以我別無所求。
但是,不得獎,歌迷會難過,朋友會難過,工作伙伴會難過,
連媽媽都很難過。
他們難過,所以我會跟著難過。
那麼,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選擇讓自己的心情不受影響,
不要一直回頭看,繼續前往明天的創作。對我而言,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
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是甚麼?
放寬心看結果
才能欣賞他人的可觀之處
喇了這麼多
最後來看看幾部參加捷運心文化比賽的作品吧
入圍落選作品